2025年3月29日,由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与我会副会长单位景业智能联合举办的 “AI+具身智能”专题研讨会在景业智能科技园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技术融合及行业实践,通过主题演讲、自由讨论等形式,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在特种、工业、家庭服务等场景的新进展。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碧清,浙江省经信厅装备处干部徐雅斌,景业智能董事长来建良,以及30余家协会会员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议。
景业智能董事长来建良在欢迎致辞中称,景业将跟随时代和技术的变化不断创新,依托在核工军工领域特种机器人和智能装备的核心优势将“AI和具身智能”作为重要战略方向。
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表示,高新区将大力支持智能科技企业,助力杭州打造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高地,扎实推进本体的发展及数据和算力的建设,为具身智能打造好丰富的外部空间和外部场景。
景业智能总经理章逸丰、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集团级首席专家程宝平、杭州云深处科技 CT0 李超、中控技术总裁助理石莹、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越以及海创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副主任、协会秘书长宋伟分别以“面向国家战略行业的特种机器人实践和具身智能思考”、“面向家庭场景的具身智能模型探索”、“AI 驱动下足式机器人的技术进展与行业应用”、“AI+机器人 重塑工业安全”、“通往具身智能的探索实践”、“基于 VLM 的四足机器人闭环决策规划”为主题进行专题分享。
研讨环节中,与会代表围绕具身智能的行业痛点与机遇展开热议,基于自身需求,讨论技术难点、交流行业应用,一致认为需打破技术壁垒,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共绘行业蓝图。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碧清指出,协会将进一步提升会员服务质量,在团体标准制定、科研成果鉴定、人才培养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高效的服务;协会将不定期举办专题沙龙活动,为会员单位搭建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促进产业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朱世强总结发言指出,具身智能有软硬件紧密结合、能够解决特定场景下特定任务等两个特点,其典型应用是机器人,目前需要解决技术不断创新和产业落地路径的问题。在此进程中,企业、院校、协会需要紧密携手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稳健前行。
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杭州滨江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写字楼坐落在钱塘江畔核心商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滨江、萧山两处生产基地12000余平方米,公司科技园和产业园正在建设中,总建筑面约125000平方米。公司于2022年4月在上海科创板成功上市。
公司专注并致力于智能制造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核工业系列机器人、核工业智能装备、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等。已与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科院、中广核、全国各大高校等众多单位形成深度合作。同时,公司还为新能源电池、医药大健康等行业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特种装备。
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工业系列机器人、核工业智能装备等产品主要应用于核燃料循环产业链,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项目,为客户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系统可靠性、实现特殊环境下的机器换人等多个难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产品“核工业电随动机械手”和“核工业自动取样系统”连续两年获得了浙江省国内首台(套)产品的认定。
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Zhejiang Robot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ZRIA)是在省政府的关怀与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于2015年9月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的基础上发起成立的,是由省民政厅认定的省内唯一的省级机器人行业组织。协会汇集了省内200多家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企业、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是浙江省机器人科技与产业领域的中坚力量。协会由著名的机器人专家学者、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教授担任会长。
协会为会员提供政策解读、行业研究、标准制定与推广、技术成果鉴定、企业品牌建设、教育培训等专业服务。通过举办一系列高层次、多元化的交流活动,激发不同领域的合作潜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致力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推动技术转化与市场应用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推动浙江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